《科学管理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过去的菌种保存分散,彼此缺乏联系,交换菌种和交流研究颇为不畅。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倡议建立一个机构统一领导全国菌种保藏工作及微生物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黄海社的菌学室并入 中科院 ,1951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简称“菌保会”)正式成立,病毒学家汤飞凡(生物制品研究所)担任主任委员,日常办公机构设定为芳嘉园1号原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发酵与菌学研究室。 庶事草创,第一要务是扩充人才。 中科院院士 张树政在日记里回忆自己的引进过程: “54年1月18日(星期一)上午到重工业部人事部转关系,到科学院报道,下午到西郊公园(北京动物园旧称)菌种保藏委员会报道,就算是正式调到科学院来了。 ”菌保会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全国现有的菌种保藏状况,逐步搜集保存或自制一部分标本,鉴定菌种类别,制定交换规则,提供菌种供应和交换服务。 不到十年时间,菌保会从一个仅有7名工作人员的小单位一跃成为有着131名成员的北京微生物研究室。
中国现代菌种保藏滥觞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简称“黄海社”),黄海社是民国时期以“工业救国”为宗旨的民营学术机构。1931年,黄海社成立了菌学室,搜集微生物菌种,研究菌类的生理形态和应用,以便推进农产研究。时任社长的孙学悟博士长期致力于发酵技术和细菌的试验,他曾说:“我们习惯用牛耕田,其实细菌也正像牛一样正为人类工作着,千千万万的细菌,就是千千万万的牛。要发展发酵菌学,丰富人类生活。”在他的关切下,微菌的搜集、分离和应用已经初见规模。1939年,孙学悟带领竺可桢参观黄海社菌学室,竺可桢称赞该室:“能物物事事自己利用国货制造。玻璃管也在嘉定附近制,最著成效者为由五倍子中以霉菌及酵母菌提没食子酸,以制造染料,代碘酒等消毒品、墨水照相药品等。”
作者:秦显韩,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博士生
1958年12月3日,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正式成立。 如今,中科院 微生物所同时拥有保藏量8万余株的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和馆藏55万余号标本的菌物标本馆。也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批准的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保藏单位。
我国对微生物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商代人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发酵和酒水酿造。直到近现代,中国才出现专门的机构系统地搜集、管理、培育微生物以服务经济生产和科学研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来源:中科院之声】
1957年8月,在菌保会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建立,由方心芳担任副主任(未设主任)。事实上,民国时期方心芳便是黄海社的副社长,1952年社长孙学悟逝世后,他是黄海社发酵与菌学研究室的实际负责人;他曾在荷兰菌种保藏中心和巴黎大学学习菌种分类学,是当时中国不可多得的菌学研究领军人才;他不断扩充研究人才队伍,领导研究室从事微生物学的选种、分类、酶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工作,筛选培育出大批菌种适应于国民经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菌保会时期,他带领齐祖同和陆东莱进行菌种保藏试验,经过反复的试验,最终在一本国外专著中获得冷冻干燥的保存方法,便自制设备试验,获得成功。五十多年后,冷冻干燥成为保藏菌种的常规方法。